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带头人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搭建“专业提升+文化赋能”的教师成长平台,2025年10月31日,语文学科带头人工作室首次线下教研活动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特邀学院王启忠副院长、教育文化艺术系赵谦主任莅临指导工作。
活动伊始,王启忠副院长为工作室成员介绍学院办学情况并提出工作室建设建议。他从学院的办学层次出发,强调语文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工作室建设给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二是提升学科职教高考水平,三是探索AI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他希望工作室锚定目标,瞄准就业和技能大赛,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把工作室建设好。王启忠副院长的指导高屋建瓴,为工作室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后,乔永娥、杨晓丽两位教师带来“2025年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设计与展示活动”培训分享。乔永娥老师从活动简介、比赛亮点、评委提问集锦、专家观点四方面介绍了培训所得,杨晓丽老师分享了《乡土中国》教学设计要点及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两场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细节,引发成员们的热烈讨论。

在说课展示环节,王蕊、朱桥贵、高海静三位教师依次登台,围绕经典课文呈现优质教学设计。王蕊老师以《劝学》为例,以“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再读文本理清思路——三读文本鉴赏语言”设计教学环节,运用归纳法、诵读法,采用圈点、勾画、批注等形式,让荀子的劝学思想与学生现实认知深度融合;朱桥贵老师针对《林黛玉进贾府》,以“人物形象与环境关系”为核心,通过“梳理行踪理脉络”“品味语言析性格”的设计,引导学生读懂贾府的兴衰伏笔;高海静老师则以《祝福》为主题,聚焦“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设计“情境创设初步寻疑”“细读文本寻找真凶”的教学环节,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三位教师的说课逻辑清晰、设计精巧,现场研讨氛围浓厚。

读书会环节,工作室成员围绕《平凡的世界(第一册)》分享阅读感悟。读书会主持人黎青青老师介绍了本次阅读分享的目的,一是让“独自的阅读”变成“共同的共鸣”,二是从“读懂故事”到“读懂人生”,三是让经典“活”起来。随后周晶老师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了人物关系,官云燕老师展示了孙少安黄土地般的坚韧,李亚老师剖析了作为青年奋斗者代表的孙少平的形象,杨晓丽老师分析了郝红梅身上因贫穷而被压抑的渴望,朱桥贵、乔永娥、杨红三位老师老师分别分享了孙少平和田晓霞初次相遇、少安和润叶河滩相会的、双水村“偷水事件”等小说中的关键情节。分享结束后,工作室成员现场书写了推荐词。

活动最后,工作室组织了“白族三道茶制作”与“宋代点茶”文化体验活动。专业老师现场讲解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的文化内涵与冲泡技巧,演示宋代点茶“调膏、击拂、观色”的传统步骤。成员们亲手操作,在温杯、注水、击拂的过程中,沉浸式感受传统茶文化的雅致与韵味。大家纷纷表示,未来会将茶文化融入语文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传统文化之美,拓宽语文学习的边界。

此次教研活动兼具“专业性”与“人文性”,既明确了工作室的建设方向,又实现了教学经验的深度交流,更在传统文化浸润中丰富了教师的人文素养。未来,语文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创新教研形式,以研促教、以文化人,助力工作室成员在专业成长中为区域语文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文|杨红 编辑|李刚
初审|李作伟 复审|杨再春 终审|李荣锦